
作者 | 吴梅梅 来 源 |IT 桔子 配资网首页
图 片 | 官方资料图
当马斯克近日在炫耀其 XAI 的开发团队全是华人班底时,中国 IT 工程师的实力正被世界所目睹。
与之相应的是,一些跨国外企因为看中国内人工智能研发及技术实力而选择收购相关企业的情形屡见不鲜。
而 IT 桔子发现,最近 5-6 年以来,国内已有多个 AI 研发相关的公司被外企收入囊中。
比如,就在不久前的 10 月,国内又有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刚刚被外资收购了!
无论是作为求职者和企业员工,还是行业研究者、投资人,这些案例值得进一步关注,具体来看:
1. 腾讯前员工创办的极纳科技(北京)今年 10 月被美企收购
据公开资料,北京极纳科技有限公司于 2020 年成立,是国内开源神经搜索技术领军企业,核心产品包括 DocArray 数据结构、Jina 云原生搜索框架,主攻图片、3D 模型等非结构化数据的跨模态搜索场景。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海淀区,法定代表人为王楠,他是 Jina AI 联合创始兼 CTO,博士毕业于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曾担任德国知名电商 Zalando 高级数据科学家、腾讯高级研究员,专注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在 NLP 和搜索领域的实际应用,热衷于开源软件和云原生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被收购前,Jina AI 已被风投看中,在 2021 年曾获纪源资本、云启资本、SAP.iO Fund 等 A 轮投资,累计融资超 3600 万美元。直到 2025 年突然宣布被美国上市公司 Elastic 公司收购。
Elastic(NYSE:ESTC)是全球开源搜索技术龙头,其企业级搜索引擎、日志分析平台在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服务超 50% 的财富 500 强企业。
根据收购协议约定,收购后保留技术团队独立运营权,核心研发方向不变。
2. 苏州盟拓数字科技今年 5 月被新加坡企业收购
盟拓数字科技于 2011 年成立,是国内 AI 解决方案提供商,累计服务 1200 余家企业客户,
覆盖地产数字化、医疗智能诊断等领域;核心团队由 300 余名 AI 工程师组成,具备从算法研发到落地的全链条能力。
2025 年 4 月,狮腾控股宣布以 3000 万美元收购盟拓数字 100% 股权,协议设置业绩对赌条款——要求盟拓数字 2025-2027 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 6600 万元人民币,未达标将触发股权回购机制。
狮腾控股是东南亚头部数字商务平台,阿里巴巴新加坡间接持股 34%,此次收购主要为强化其 AI 技术服务能力,适配东南亚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3. 这家 AI 零售创企 3.5 亿美元被美企收购
Caper AI 是一家中美合作的无人零售解决方案技术提供商,主要专注于利用计算机视觉、传感器融合与物联网技术平台的融合,提供传统零售商无人零售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智能购物车、自动化结账等。
三位创始人: Lindon Gao、York Yang(杨世远) 和 Jason Ma
公司由 YC 孵化,并于 2019 年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联合创始人 &CTO 为杨世远 York Yang,本科就读于浙大电子工程专业,2014 年本科毕业去了 UCLA 学计算机专业的硕士,曾任职于 Yahoo 机器学习工程师岗位。
2021 年 10 月,Caper 以 3.5 亿美金的估值被北美上市公司 Instacart 收购,成为 Instacart 的旗下的智能硬件品牌。
Instacart 是美国主流生鲜配送平台,并于 2023 年 9 月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Caper 被收购后,杨世远在 Instacart 担任高级工程总监和主管研发工程师,后又离职重新创业,2024 年创办 AI 机器人研发公司 Dyna Robotics。
4. 国内时尚 KOL 分析平台被法国企业收购
2020 年 11 月份,总部位于巴黎,擅长于为时装、奢侈品和美容企业的营销需求提供解决方案的 Launchmetrics,宣布收购了主营中国国内 KOL 关系管理与数据分析平台 PARKLU 帕克街。
来源:PARKLU 资料图
帕克街成立于 2011 年,总部位于上海,专注于时尚、奢侈品和美妆行业,其数据库里拥有超过 10 万名中国 KOL,他们基本都活跃于微信、抖音、微博、小红书、哔哩哔哩等国内主流社交媒体平台。
5. 深鉴科技被赛灵思收购
深鉴科技四位创始人(从左至右):韩松、姚颂、汪玉、单羿
深鉴科技 2016 年由清华大学团队创立,几位重要的联合创始人包括汪玉和姚颂。汪玉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系主任、清华大学人事改革后首批终身教职。
顶着清华团队的光环,深鉴科技成立的 2 年内就拿下了风投投资和三星、联发科等产业资本的投资,并成为国内 AI 芯片及深度学习解决方案核心供应商;曾与华为云合作开发语音识别引擎,技术落地于智能音箱、车载系统等场景。
据悉,收购前,公司估值达 4 亿美元,员工规模约 200 人。
2018 年 7 月,深鉴科技被美国赛灵思(Xilinx)全资收购,交易金额未透露,但外界传言高达 3 亿美元。
赛灵思是美国的可编程逻辑器件生产商,成立于 1984 年,也是全球 FPGA 芯片领域龙头企业,2022 年被 AMD 收购后,成为 AMD 自适应计算部门核心力量,产品广泛应用于 AI 训练、工业控制等场景。
可以说,这是国内第一笔 AI 公司被外企收购的案例。
根据协议,收购后原团队全部并入赛灵思大中华区,核心算法团队保留独立研发权限。
这起收购案发生后,原核心高管团队可能短暂体验了外企工作,但数年后,他们走向了分水岭,各自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
比如,CEO 姚颂选择去做投资,于 2020 年成立了 SEE Fund 无限基金,专注于芯片、硬科技领域的早期投资,同时在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东方空间任联席 CEO(顾问)。
另外一位联合创始人单羿,也在 2021 年重新创业,成为鉴智机器人 PhiGent Robotics 的联创,专注于自动驾驶系统技术的研发。
而汪玉则在多年后重新创业,于 2023 年创立了无问芯穹,致力于提供 AGI 算力解决方案。
还有的人选择一直留在原公司。
加入这些企业是否等于“间接进入外企”?
对于这些被收购公司的中国公司的员工而言,他们是否有机会直接加入外企?
分具体情况,主要取决于股权收购比例(是否 100%)、外企的需求等影响因素。
第一种,大概率获得外企身份的情形:
①全资收购 + 团队全面整合:典型如深鉴科技,被赛灵思收购后全员转为外企员工,享受赛灵思全球统一薪酬体系(含年度调薪、全球股权激励)。
②核心技术团队定向开放通道:极纳科技虽保持独立运营,但 Elastic 为其算法、架构核心成员开放“全球技术认证计划”,通过认证者可申请转岗至美国总部、新加坡研发中心等海外站点,劳动合同主体同步变更为外企。
第二种,外企身份不确定的情形:
①控股收购 + 独立运营:通常仍以原中资公司为劳动合同主体,员工仅可参与 外企集团的技术培训等,而薪酬体系、晋升通道未与外企接轨。
②对赌期内的过渡状态:盟拓数字需完成 2025-2027 年累计净利润 6600 万元的对赌目标配资网首页,方可完全并入狮腾控股;当前员工暂保留原劳动合同,仅核心管理层可享受狮腾控股的绩效奖金补贴。
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